在鄉村振興的壯闊征程中,理論宣講宛如熠熠燈塔,為基層發展指引方向、凝聚力量。靖宇縣那爾轟鎮積極探索、勇于創新,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理論宣講之路,讓黨的創新理論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為全鎮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。 聚焦隊伍建設,打造立體化宣講隊伍。堅持以講促學,以學促行。那爾轟鎮精心組建了由黨員干部、基層工作者、道德模范等組成的宣講團,成為理論惠民宣講的主力軍。班子成員帶頭講,每年開展各類專題宣講不少于10場次,用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激勵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業、擔當作為。第一書記、支部書記上講臺,用農家話講述習近平總書記故事,讓群眾聽得懂、聽得進、學得好。典型代表示范講,老黨員深入田間地頭講述紅色故事,鼓勵群眾開拓奮進、艱苦創業、無私奉獻。那爾轟青年踴躍講,組織青年教師、職工進學校、進企業,帶頭領學,把故事講深講透、講出活力、講到群眾的心坎上,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群眾的政治認同、理論認同、情感認同,讓理論宣講遍地開花。 聚焦形式創新,營造常態化宣講氛圍。結合“全國防災減災日”“世界環境日”“世界讀書日”等主題日,宣講團隊深入轄區各村,把與村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、健康知識,以及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,移風易俗等內容編排成通俗易懂的“三句半”等形式,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講,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中推進理論傳播。宣講團隊切實發揮出基層宣講在弘揚文明新風、助力基層治理上的強大作用,讓群眾在交流中學到知識、得到教育、受到啟發。 聚焦群眾需求,田間地頭變宣講陣地。結合村里的實際情況,把創新理論融入到鄉村實踐中,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,這樣的宣講村民們聽得懂、記得住、用得上。那爾轟鎮將宣講延伸到“地頭”,從文件術語變為家常土話,從單向說教轉為雙向互動。同時,那爾轟鎮的理論宣講志愿者們在“精準滴灌”上下功夫,針對不同群體特點,采取“菜單式”宣講,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“新課堂”。采用“線上+線下”的方式讓宣講“廣”起來。在線下,除了傳統的集中宣講,還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、農家書屋等陣地,開展小型化、分眾化、互動化的宣講活動,讓宣講更接地氣、更聚人氣。在線上,借助微信公眾號、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,定期發布宣講視頻、音頻和圖文資料,讓群眾隨時隨地都能學習黨的理論。使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也日漸濃厚。 下一步,那爾轟鎮將以理論宣講為抓手,繼續創新宣講方式方法,不斷提升宣講質量和水平,形成常態化、長效化機制,推動理論、政策真正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 初審:郭小宇 復審:韓鐵英 終審:曹夢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