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鎮賚縣英臺農機合作社水稻育苗全面啟動
陳偲聰 本報記者 徐文君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在鎮賚縣大屯鎮英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育苗基地里,一棟棟整齊的育苗大棚內,自走式育苗機快速運轉,社員忙碌地鋪盤、填土、補子,一粒粒稻種在生物質基質的滋養下悄然萌發,全縣155萬畝水田的春播工作拉開帷幕。
在育苗大棚內,自走式水稻育苗機精準完成鋪土、播種、覆土等工序,500平方米的大棚僅需半小時即可完成育苗盤鋪設。今年,合作社啟用95棟育苗大棚,利用全自動機械化作業讓育苗效率較傳統人工提升5倍以上,預計7-8天可完成全部育苗任務。
合作社在苗床土上也有創新,合作社理事長任志國介紹:“今年使用來貝農業研發的生物質育苗基質,比過去用普通床土養分均衡、土質松軟,可以讓成苗率穩定在95%以上。”據了解,吉林來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生物質育苗基質,以秸稈、畜禽糞便為原料,經微生物發酵技術轉化,既實現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,又為秧苗提供充足養分。
今年合作社依然與中國科學院、吉林省農科院開展深度合作,作為兩所科學院的育種基地,合作社今年將拿出260畝土地繁育水稻種子,并篩選出吉粳916、稻花香6號等耐鹽堿優質品種,作為今年主要種植品種,配套單棵插秧、側深施肥等技術,進一步提高畝產。
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張偉站在成排的育秧盤前說:“這批秧苗‘五一’就能下田插秧,采用有序拋秧技術,確保株距均勻、透光通風,為高產打下基礎?!?/p>
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
地址: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